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小学:
“健美园”课程规划体育战略 体育之花在童梦学园绽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在深圳市坪山区教育局“悦动”体育品质课程建设的引领下,坪山区马峦小学基于办学理念,从生态育人全视角出发,在该校“童梦”课程体系中设计实施“健美园”课程,倡导全员运动的理念,以科学的顶层建构、扎实的课程实施、瞩目的办学成绩,让体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走向深化,让体育之花在童梦学园绽放。
构建夯基础与显特色的体育教学战略格局
马峦小学努力打造“童梦”课程体系,构建“人文园课程、科创园课程、智慧园课程、艺术园课程、健美园课程”五位一体的“童梦”课程体系。
其中,健美园课程意在通过体育、心理及相关拓展课程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学校开展丰富的校内体育,如感动中国课间操、动感啦啦操、趣味田径、多样跳绳、校园足球、活力篮球、魅力田径等项目,发展儿童的力量和协调性,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目前该校“健美园”课程的实施,已形成“一校多品”体育格局,开发10余门体育课程,以跳绳和啦啦操为主要特色项目,实施“六个一工程”,即每人一绳(球)、每天一跳、每月一测、每期一赛、每班一队、每人一证,夯基础与显特色的体育教育格局逐步形成。
多举措强内功建设体育师资队伍
马峦小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综合制定体育教师长、中、短期培训计划,定期邀请专业技术过硬和教育理论前沿的专家到校手把手指导,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学校通过“蓝青工程”,将体育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骨干教师从细节处全方位点评、指导和示范,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以科组常态化组织教研活动,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一次专项培训练习、录制一个教学课例,帮助每个老师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更好更快成长。
该校高屹峰老师在2022-202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中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孙旺老师在千万学生跳动啦啦操大课间活动中获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在2020年深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斩获一等奖;陈涌锦与徐研峰老师在2022年广东省学生跳绳公开赛(佛山站)中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引导学生每日校内外运动两小时
马峦小学科学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制定体育“3+2”特色课程方案,在满足国家规定体育课时的基础上(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实施大小课时长(大课40分钟,小课35分钟),将多出课时增设为体育课,每周5节体育课安排3节常规课和2节特色项目普及课,全市率先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
该校要求学生每天校内运动一小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活动时间,开展必修类或者选修类体育运动,保证每天必要的运动时长和强度。倡导每天校外运动一小时,以“小手拉大手”方式,发起“啦啦操+跳绳”亲子“家庭微运动”,引进AI人工智能体育家庭作业管理系统,通过可核查、可量化、可评价的体育家庭作业模式,鼓励家长和孩子每天一起运动一小时。
形成人人“善运动”的体育教育生态
学校不仅注重以体育人,还注重以文化人,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发挥文化的滋养作用,全年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节,定期举办篮球、足球、啦啦操、跳绳等一系列“校长杯”赛事,将体育活动和赛事穿插在全年每个月份。
今年6月,深圳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讨暨大课间展示活动在马峦小学举办。羽毛球世界冠军王睁茗莅临活动现场并与师生亲切互动交流。坪山区内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参与现场观摩,深圳市其他区体育教师进行线上观摩研讨。
“健美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坚持“以体树人”的生动实践,是学校在区域课程建设的引领下,践行“童梦”核心文化价值观,落实“每个梦想都精彩”的课程理念的具体探索。通过开展全面特色和优势体育运动,形成了人人“善运动”的生态教育局面,让每个学子的体育梦想都在马峦小学这个童梦学园里得到滋养和成长。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不断巩固提升办学成效,加快办学经验积淀和推广,打造成为广受认可、富有影响的湾区高品质学校。
文:王童 制版:李芷琪 邹虹香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