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新亚洲学校:

打造校园美育新形式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以美育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童 12-28 03:26

  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新亚洲学校(以下简称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以美育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多层次多方面开辟美育路径,打造校园美育新形式。该校紧紧围绕集团“与美好同行,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和“办一所让学生有美好记忆的学校”的办学愿景,构建“1+N美育体系”:1,即以艺术教育为核心,N,即以艺术课堂为基础,多途径开辟传统文化、景泰蓝画、京剧、民乐、舞蹈等美育课程,不断丰富美育活动内容,实现美育全员化、发展全面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让美育浸润心灵,赋能学生美好成长。

  “新·美”美育体系 构建多元立体的美育培养新模式

  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以“美好教育”理念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三方面出发,构建多元立体的美育培养模式,以本部“玉兰花”课程体系为母体课程,开发出该校“新·美”美育课程体系,涵盖非遗传统文化课程、电影课程、舞蹈校训课程、美术教学课、书法常规课与社团活动等美育特色课程。“1+N美育体系”将学生置于一个多元立体的美育培养模式之中,不仅注重标准化培养,更倡导个性化培养,以实现美育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近年来,该校师生逾200人次在龙岗区中小学师生现场书法比赛、书法篆刻作品比赛获得佳绩;舞蹈团在深圳市童话节、龙岗区少代会、龙岗区中小学生舞蹈比赛、美德大会中都有精彩亮相,舞蹈《奔向阳光》获“2017年第十四届深圳童话节少儿舞蹈群舞小学组金奖”、舞蹈《灿烂的日子》《姥姥说》《奔向阳光》《鼓动》荣获“龙岗区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

  如今,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的美育教育实践已硕果盈枝。学校不仅在硬件设施上配套完整,更突破美育课程教学,积极调动优质美育课程项目的辐射作用,鼓励开展各种艺术活动,把美的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该校凭借在美育领域的育人探索与实践,荣获第九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论坛“美育特色学校年度奖”。

  塑造文化自信 传统美育精品项目获得广泛认可

  从景泰蓝画社团的引入到景泰蓝画校本课程的普及,景泰蓝工艺画在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得以重新焕发光彩。该校景泰蓝画创艺坊以其深厚的底蕴和教学方法成为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窗口。景泰蓝画创艺坊成立以来,社团获得了许多重量级荣誉,工作坊在各级各类展演中大放异彩,深受国际友人和各级嘉宾的一致好评。

  京剧表演则培养了新亚洲学子的少年志气。该校京剧表演作品《中国话》获得龙岗区中小学艺术展演班级集体舞大赛一等奖;京剧微课《京剧的把子功——棍皮猴花》获得深圳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龙岗赛区一等奖;学校京剧社《云裙水袖》节目赴北京参加第五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荣获集体组一等奖并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的录制。

  此外,学校的民乐团专注于传承优秀传统乐曲和地方音乐。学生们通过学习多种乐器演奏,编写创作合奏曲目,在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民乐团定期开展汇报音乐会、专场演出和外出交流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民乐团倡导的“教师专业委员会+学生管理委员会+家长援助委员会”的团体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美育融入生活 标准化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

  在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学生在一系列“传统节日课程”上,学做手工月饼、制作小兔柚子灯、体验投壶传统游戏。学校弘扬经典文化,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已在该校开展到第九届,诵读经典已成为新亚洲师生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学生在与经典诗书为伴的校园生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该校开设书法常规课,以“常规课+社团兴趣课”的形式开展书法社团活动,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个性化书法社团,让学生不仅“会写”,同时培养学生对书法的鉴赏能力,以此提升审美。

  该校电影课程巧用电影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人格塑造。其中,经典影视作品鉴赏是一门自成体系,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鉴赏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美育课程。学校实施“课前导入—课中观影—课后反馈”课堂循环模式,观影后,学校设计写、评、议、画等形式各异的课堂反馈作业,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学校通过多措并举的美育教学,从审美能力、观察力、感受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还结合时事热点如“中国航天”和“冬奥会”,学生运用超轻黏土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剪纸、雕刻、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时事的理解和祝福。

  文:王童 制版:陈欣 邹虹香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