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院工作报告
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诉前调解成功45.78%

1月30日下午,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赵菊花代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作报告。
2023年工作回顾
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超24万件 完成9项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
报告指出,2023年,深圳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纠纷化解诉求733349件。其中,立案受理556233件,办结499908件,存案进一步下降26.2%。2023年,深圳法院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全市诉前化解纠纷177116件,相较上一年提升23.9%,诉前调解成功率45.78%。
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评估中,深圳法院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法院第一。76个案例被评为全国、全省法院典型案例,比上年增加20个。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破产制度突破创新、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机制创新、完善国际法律服务和协作机制等4条综合改革试点经验举措,被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向全国推广。
报告指出,2023年深圳法院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高质量完成9项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其中,跨境司法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三端”发力化解金融纠纷、“穿透式”多元解纷机制等3项经验举措,被评为全省法院首批服务高质量发展改革案例。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圳法院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246471件,发布《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热点二十问》,审结数据、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781件。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监督与支持并重。全年审结行政一审案件4038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7274件。同时,联合司法行政机关,强化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化解,针对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188件,行政机关期限内回复率、采纳率均达100%。
2023年深圳法院全面修订立案指南、诉讼须知,推动各类诉讼服务事项在全市法院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完善线上线下诉讼服务衔接机制,各类诉讼服务均可通过线上预约办理或直接到现场办理,网上立案率、电子送达率分别达到89%和80.7%,网上立案平均办理周期压减到3.59天。优化群众诉求“一号通办”机制,全口径受理来电来访132.89万件,诉求回应率100%,办理满意率99.89%,入选全国法院“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
报告指出,深圳法院2023年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案件31556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10395件,审结家事案件8205件,审结环境资源案件3631件,切实维护群众身边的权益。
2024年工作部署
深化知识产权、破产等审判领域改革 妥善审理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案件
报告指出,深圳法院将锚定“建成司法公信力、法治竞争力、改革创新力、国际影响力卓著的先行示范法院”的目标,深入实施固本强基、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服务民生领域,报告提出,深圳法院将深化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等重点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妥善审理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案件,助力深圳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在深化改革创新方面,深圳市法院将紧紧抓住审判质效提升,不断优化制约监督体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新路径,推动司法建议工作常态化开展。
采写:南都记者 覃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