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东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势迅猛

vivo生产车间。东莞加强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在东莞,供应链配套齐全,可以快速帮我们实现样品的实体化。”有方机器人CEO敖继渊表示。有方机器人是本次集中进驻东莞工业数字大厦的26家企业之一。
3月17日,“数字东莞 科创强市·2023年东莞市数字赋能峰会”举行,除了企业集中进驻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专家还分享了《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东莞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程度全国领先,东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增势迅猛。2022年1-12月,东莞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355.74亿元,同比增长103.3%。
26家企业进驻市工业数字大厦
石墨文档、有方机器人、蓝洞科技、金蝶等26家企业现场签约,正式进驻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涉及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形成数字产业集聚的态势,推动东莞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是为数字化培养专业人才。”敖继渊表示,公司专注于高校教育机器人及深度行业机器人产业,以行业机器人发展为牵引、为全国各大高校提供一站式可定制化的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蓝洞科技也是本批进驻企业之一,其自主研发的11万转微型高速电机已荣获多项世界级专利,目前正在积极对接东莞本地的数字化赋能中心和相关机构,力求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核心的机器部件,提升产品的硬实力。
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由东莞市工信局与松山湖管委会主导建设,光大We谷与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共同承建运营,自2022年4月揭牌以来,包括本次签约在内,已进驻专业服务厂商54家、综合服务厂商11家、标杆企业17家、诊断专家61位,其中不乏华为云、迪森、中国联通等数字产业明星企业。
东莞软件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数字化研究部主任李立委分享了《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李立委分享介绍,东莞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程度全国领先,智能移动终端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报告》显示,东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增势迅猛,软件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报告》显示,2022年1-12月,东莞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355.74亿元,同比增长103.3%。其中,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收48.96亿元,同比增长11.6%,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306.78亿元,同比增长134%,规上企业数量新增34家,同比增长30%。
针对东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提出建议,一方面,东莞要着力提升数字产业能级,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具体为,加强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如支持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加大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上云上平台、数字化技术改造等;加强赋能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培育本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拓展服务业发展新业态,推动商贸、文旅等服务业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
数字化转型 制造企业获新能力
数字赋能峰会期间,小天才、东莞移动、实在智能科技、金蝶等企业分享了各自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围绕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为东莞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金蝶中国工业互联网方案专家计晓军表示,“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重新确定生产要素,更需要新的管控点覆盖企业全流程,以此铺平迈向‘专精特新’企业的路径。”
计晓军表示,对企业而言,一个数字化转型系统的打造,订单是前提,研发创新、柔性生产是关键,全价值链在线是重点。制造业企业转型后将在服务、成本、研发、营销、生产、质量等方面获得新的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