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开展两大院地合作项目
探讨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东莞市大朗镇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地合作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受访者供图
东莞又一个院地合作!3月15日上午,东莞市大朗镇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地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双方将在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和大朗医院高质量发展规划两个项目上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创建“政府重视、医防融合、院地共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在两大项目上深度合作
南都记者在现场获悉,大朗镇医防融合健康管理项目将在东莞市大朗镇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以东莞市大朗医院为主要协调依托单位,联合东莞市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市大朗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共同申请作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合作试点基地,开展教学研究项目,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活动现场,大朗镇医防融合健康管理项目首批启动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包括东莞市大朗镇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的研究项目、东莞市大朗镇老年慢性疾病综合管理、东莞市大朗镇糖尿病全流程健康管理共享平台的研究项目、东莞市大朗镇3-6岁儿童身高监测及身高管理的系统研究项目、东莞市大朗镇乳腺疾病人群特点的研究项目、东莞市大朗镇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阶梯诊疗管理平台的研究项目等6大项目。据悉,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是以传染病防控为特色的全国首家公共卫生学院。
在后疫情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等宏观背景下,大朗医院如何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和方向?东莞市大朗医院发展规划项目或许能给出答案。据介绍,该项目计划用3个月的时间,梳理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及大朗医院的现状、医疗服务市场及发展水平分析,新时期背景下东莞市大朗医院发展的SWOT分析,东莞市大朗医院与标杆医院的横向比较分析等内容,对东莞市大朗医院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学与科学研究等提出科学、合理,前瞻的发展战略建议。
促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迈向新水平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我镇在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和大朗医院高质量发展规划两个项目上进行深度合作,标志着我镇卫生健康事业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大朗镇人大副主席刘钟明在仪式现场讲话中表示,大朗医院作为该镇惟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立二甲医院,一直以来由于受平台、人才等方面的制约,科室建设、高质量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希望以启动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学科建设,统筹推进教研协同,着力人才培养引进,全方位提升大朗医院的救治服务水平”。
“东莞疫情防控暴露人才数量不足问题外,人才质量也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卫生管理学系原系主任陈少贤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东莞疫情防控工作,“好在东莞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基础,市委市政府对医疗卫生非常重视,加上医疗卫生体系给力,东莞还是经受住了疫情考验。”他指出,东莞包括大朗在内,在公共卫生医疗方面尤其是面对疫情,存在独特的特点,最主要特点就是人口多负担比较重。陈少贤认为,公共卫生医疗工作要放到社区,要在社区基层就做好,这样才能做到综合地去应对、去防控。
“2020年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让大家充分认识提升公共卫生医疗发展水平是如此迫切。”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毛东波在现场讲话中表示,本次院地合作的大朗镇卫生健康系统医防融合教学科研项目和东莞市大朗医院高质量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东莞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迈向新水平。南都记者留意到,在2月23日东莞召开的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其中加快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是东莞卫生健康系9项重点工作之一。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 上一篇:东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势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