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线缆入地,颜值上线

中国电信数字赋能侨乡“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潘舟 谢丽冰 06-30 00:27

  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云+网+平台+应用”服务体系。

  在江门这片充满侨韵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号角激荡回响。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勇担央企使命,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以“三线整治”重塑乡村颜值,用“平安乡村”守护万家灯火,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肌理,为侨乡振兴注入澎湃动能,绘就出一幅宜居、平安、富饶的现代乡村新画卷。

  向“空中蜘蛛网”宣战 焕新乡村“面子”  

  曾几何时,江门乡村的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纵横交错,宛如一张张杂乱的“空中蜘蛛网”。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深知,整治“三线”乱象,既是人居环境提升的迫切需求,更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面对错综复杂的整治难题,江门分公司与地方住建、城管等多部门携手,打响“净空行动”攻坚战。技术团队深入老旧村落,破解线路识别难、施工环境复杂等瓶颈;协调小组逐户沟通,争取村民支持,凝聚起整治合力。在赤坎古镇周边,施工人员顶着烈日爬上电线杆,将数百公里的线缆重新梳理、捆扎、下地,让“蜘蛛网”蜕变为整齐的“五线谱”。

  有担当,出成效。近年来,江门电信累计投入超过两百万元专项资金,基本完成全市26个典型镇圩中心的三线整治工作,累计派出工作人员1751人次,迁改光缆417公里,捆扎线缆超过600公里,清理废旧线缆130公里,惠及五邑地区数千户村民。在开平塘口镇仓东村,经整治后的村道清爽整洁,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旅游收入显著增长。正如村民所言:“线缆入地,颜值上线,好日子也跟着来了!”  

  织就智能防护网 夯实乡村“里子”  

  乡村要振兴,平安是底线。针对乡村地域广、警力分散、治安防控薄弱的痛点,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依托云网融合技术,升级“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平台,为乡村装上“智慧眼睛”。

  近年来,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协同各职能部门、村(居)委会快速搭建农村治安防控、群防群治体系,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安装近2.7万路“数字乡村”监控摄像头,覆盖超过10万户。数字乡村已覆盖全市三区四市大部分行政村,过半村委会已升级使用数字乡村智慧大屏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治理工作。

  在开平龙胜镇,1000多路高清摄像头遍布18个村委会、交通要道和种养殖基地,人脸识别、区域入侵报警等智能功能24小时在线。这些摄像头不仅是治安的“守护者”,更是民生的“贴心人”——帮助找回走失老人、破获盗窃案件、监控交通状况、监督环境卫生……龙胜镇政府公开信息显示,今年龙胜镇总警情同比下降超30%,村民安全感拉满。

  “一屏看全镇,一网管全镇”的智慧网格平台,让治理更高效。村干部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监控画面,AI摄像头还能将文字转化为语音广播,定时播放防火、反诈等信息。外出务工的张女士感慨:“在异乡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家里老人孩子,心里特别踏实!”

  激活发展新引擎 增添乡村“底气”  

  从环境整治到平安守护,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在智慧养殖领域,江门分公司为龙胜镇渔业养殖户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和环境监测传感器。养殖户足不出户就能掌握鱼塘水温、溶氧量等数据,实现精准投喂、科学管理,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在电商助农方面,公司依托网络优势,帮助农户搭建线上销售平台,让侨乡土特产搭上“数字快车”走向全国。

  “服务乡村振兴是央企的责任,更是使命。”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叶辉中总经理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云+网+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在智慧农业、远程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力,以数字技术弥合城乡差距,让侨乡乡村既有“颜值”更具“内涵”,在振兴之路上大步前行。

  文:潘舟 谢丽冰

  制版:董淑云 邹虹香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