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农行江门分行: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杜臻懿 严亮 06-30 00:27

  农行江门分行工作人员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助力万千乡村实现美丽蝶变,开辟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农行江门分行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侨乡特色,以金融之笔,以服务为墨,全力做好“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农行江门分行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不断完善县域乡村金融服务模式、路径和方法,为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5月末,农行江门分行乡村产业贷款、乡村建设贷款、农户贷款比年初分别增长12.9亿元、1.5亿元、5.8亿元,稳居行业前茅。  

  聚焦城乡融合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行江门分行统筹服务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

  该行紧密围绕县域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着重聚焦县域水利建设、园区建设、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营销,不断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力度。该行先后为中开高速、开春高速、银洲湖高速、深茂铁路、江肇高铁等重点项目提供支持,同时积极助力江门国家高新开发区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发放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超585亿元。

  为精准赋能产业园建设,农行江门分行组建多支专业服务团队,深入调研园区及企业需求。同时,依托横跨城乡的网点优势,该行整合辖内金融资源,联合相关部门推进“千人千亿”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并以“千会万企”协同“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赋能美丽圩镇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生态兴则文明兴。农行江门分行聚焦农业技术升级、农村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

  自开展“百千万工程”以来,台山市汶村镇充分利用海边咸围发展渔光互补一体光伏,通过建立光伏发电、生态养殖、特色旅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打造“光伏文旅小镇”。农行江门分行积极走访当地对接渔光互补等清洁能源项目,有效支持当地探索实现“光伏+养殖+旅游”的模式,助力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农行江门分行通过差异化信贷政策和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渔光互补等清洁能源项目。

  深耕乡村振兴 谱写共同富裕篇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行江门分行紧跟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支持乡村产业做优做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行江门分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新会陈皮、鳗鱼、大米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退伍军人何先生扎根新会陈皮产业20余年,为扩大生产、建设交易平台,将产业基地迁至新会供销陈皮产业园。因新场地投入大,短期内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农行江门分行在了解何先生的资金需求后,迅速组建专属团队,明确分工、高效推进,仅1个月便以优惠利率为其投放1000万元贷款,助力产业发展。

  这仅仅是该行围绕“百千万工程”深挖“三农”金融需求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以来,该行积极响应省委“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选派70名干部员工担任乡镇金融助理,覆盖了全辖所有乡镇;同时选派8名优秀干部任市县两级“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专员,送政策、送知识、送资源到全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农行首创可办理超180种业务的移动金融服务车,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阶段,农行江门分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提高服务质效,助力江门“百千万工程”圆满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在金融服务江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贡献更多农行力量。

  文:杜臻懿 严亮

  制版:董淑云 崔智超 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