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14天吃胖10多斤 12岁女孩“增肥救父”

1天吃6餐成功为白血病父亲捐骨髓,是珠海中大五院最小的干细胞捐献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朱鹏景 08-12 00:00

爸爸已获得小周的脊髓捐赠,目前已逐渐康复。

南都讯 “我只想爸爸早点康复”,得知患白血病的父亲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12岁的她每天吃6餐,14天增重10多斤。一年前,38岁的周先生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2019年12月17-18日,周先生的女儿小周在中大五院先后成功地进行了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成为医院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干细胞捐献者。

骨髓供者体重不低于90斤

一年前,38岁的周先生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幸运的是,根据配型结果,12岁的女儿小周可以给他捐骨髓。

近日,接受了女儿骨髓的患者周先生回到医院复查STR(短串联重复序列,已广泛应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检测),结果显示独立供者植入,其骨髓微小病变残留检测阴性,病情稳定。

“我只想爸爸早点康复!”听说父亲确诊白血病,12岁的小周偷偷哭过无数回,从医生那得知,根据配型结果,只有她捐献骨髓给父亲作移植手术,父亲才可能得救,小周丝毫没有胆怯,催着妈妈带她到医院给父亲捐献骨髓。

但做骨髓移植手术,供者至少要90斤重,为了更好地采集骨髓和造血干细胞,身材较瘦弱的小周开始增重计划。

小女孩一天吃6顿增肥

“有时候真的吃到吐,吃不下了,但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点,我早一天体重达标,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复。”小周回忆,她每天吃6餐,有时吃到吐,于14天内迅速暴增体重10多斤,顺利地为父亲捐献了骨髓。

“12岁,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但面对变故,她选择了勇敢和担当,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的心态,为了救爸爸,她1天吃5顿饭,睡前还要再吃1碗方便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内科徐景勃副主任表示,小周的举动让医护人员十分感动。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期间,小周一边到院接受各种术前检查,甚至在医院内,她也一边坚持学习,没有耽误学业,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列。

最小的干细胞捐献者

徐景勃介绍,2019年12月17-18日,小周在中大五院先后成功地进行了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成为该医院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干细胞捐献者。

两次采集手术中,面对疼痛和恐惧,小周异常坚强沉着,全程甚至没有说一句话。术后,面对一直守在床边的妈妈,她终于忍不住了,颤抖着说了一句,“我想爸爸了”,泪水夺眶而出。“看到这,在旁的医生都很心疼,作为主治医生,能感受得到她这是流淌着幸福和憧憬的泪水,因此我们唯有全力以赴救治她父亲,才对得起小姑娘的坚强和勇敢”。徐景勃说。

值得高兴的是,如今,爸爸已恢复正常生活,重返工作岗位。

  话你知

什么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严格来说应该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以健康供者的造血干细胞替代患者病态或衰竭的骨髓,达到重建免疫系统的目的,从而治愈疾病。

骨髓移植都能治疗什么病?

目前主要包括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包括目前医院科室较早开展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

骨髓移植一定要找到配型完全相合的供者吗?

一般来说同胞兄弟姐妹全相合的几率为25%,是大部分全相合供者的主要来源;另外一个途径是在中华骨髓库里查询志愿捐献者的配型信息。近年来,配型不完全相合甚至半相合的移植成功率有了极大提高。目前,普遍采用的“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al)是国际上三个主流的半相合移植方案之一,即父母供子女或者子女供父母。

捐献骨髓对身体有害吗?

采集骨髓可以算一种小手术,是在麻醉下用骨穿针采集骨髓,供者会略感酸胀。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跟一般献血的过程差不多。无论是采骨髓还是造血干细胞基本没有任何风险,对身体也没有害处。

移植后会出现什么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预处理毒性、感染、植入失败、肝窦阻塞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还有出血性膀胱炎等以及一些远期并发症。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