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华农毕业夫妻扎根乡村用大豆做“酸奶”

疫情期间销量不减反增,在全国开起200多家专卖店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袁平峰 08-12 00:00

苏保荣夫妻的大豆“酸奶”生产线。

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苏保荣与程京燕夫妻,30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8年前,他俩怀揣梦想来到珠海斗门乡村创业,用大豆研发出“酸奶”。令人惊喜的是,他们用大豆研发的多款产品,不仅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更是在疫情期间销量不减反增,已在全国多地开起了200多家专卖店。在疫情防控最吃紧时,夫妻俩捐赠的大豆酸奶,成为医护人员的“爱心酸奶”。

怀揣梦想来乡村创业

用大豆改良出好“酸奶”

在位于斗门区莲洲镇的珠海微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厂房内,一瓶瓶酸奶正从自动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与其他市面上常见的酸奶不同,这款“酸奶”的主要原材料不是动物奶,而是大豆。

自2014年成立以来,苏保荣和他的妻子程京燕创立的酸奶公司和品牌先后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珠海十大品牌农产品”称号。

谈及两人经历,要从1989年毕业开始。当年,苏保荣与程京燕从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此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两人一直相伴而行,专注于发酵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在相关行业从业23年后,2012年,夫妻二人自主创业,在井岸镇开了一家餐厅,自己动手制作大豆酸奶和其他豆制品美食。“有人说大豆是食物中的黄金,我一直希望做一款以大豆为原料,能改善肠道健康的饮品。”

谈及产品研发经历,苏保荣颇为感慨,称国内大豆普遍价格低廉、品质优良且产量稳定,是一种优质的食品原料,“最重要的是,当时还没有人用大豆做酸奶,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进行创新,填补这一空白。”

疫情期间销量不减反增

今年又新增3条生产线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我们也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苏保荣告诉记者,夫妻俩最初在餐厅制作的大豆酸奶和普通酸奶相比,有着一种特殊的“豆味”,许多顾客都不太适应这种味道。两人经过反复实验,不断改良“酸奶”制作工艺,使其口感越来越好,同时保留大豆的独特风味,最终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品尝。

“自2012年创业以来,我们在研发核心产品、筛选发酵菌种上就花了6年时间,最终从200多种菌种中筛选出了5种优质菌种。”苏保荣说,2014年,他与程京燕成立了公司。

数年来的坚持和发展,公司围绕大豆打造产业链,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开发了“酸奶”、面包、面条、豆油等产品,研发团队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专业导师入驻,研发技术也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7款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不但未受到疫情影响,还新增3条生产线。目前,公司仅大豆酸奶的产量就达每日5万杯。公司已在全国多地开起了200多家专卖店,会员也从最初的6700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

捐30万元产品助力抗疫

大豆酸奶变“爱心酸奶”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时,公司还号召会员参与献爱心行动:会员捐出一份公司产品,公司也捐出一份相同产品。截至7月,公司和会员共向中大五院、市疾控中心、遵医五院等单位的医护人员送去总价值超过30万元的产品。

随着公司的发展,也曾有大型企业千方百计找到苏保荣,希望他能转让专利技术,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今年1月至7月,公司销售总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我希望它能成为大豆行业的技术创新引领者,继续做大做强,为大众健康做出我们的贡献。”苏保荣说。

  知多D

大豆“酸奶” 以大豆为原料,以酸奶的制作工艺生产的能改善肠道健康的饮品,具有大豆的独特风味。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袁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