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首次!直播加装电梯纠纷调解全过程

广州市司法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绘制市域社会治理最美风景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何生廷 穗司宣 12-03 00:00

  广州首次对加装电梯纠纷调解全过程进行直播。 通讯员供图

  因加装电梯问题,同一栋楼高低层住户产生分歧,陷入难解的“死循环”,如何化解?这是广州海珠区凤阳街的一处调解现场,首次对加装电梯纠纷调解进行直播,更是广州司法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创新举措。

  据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司法局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瞄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和“最恨最怨最烦”问题,明确10项服务内容共36个重点项目,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广州的法治“温暖”、绘制最美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风景”。

  旧楼加装电梯有纠纷

  首次直播调解全过程

  “没人问过我意见,多数同意就可以装?我气不顺!”广州海珠区凤阳街某单元楼因加装电梯产生分歧。该单元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9层旧楼,一共有24户住户,其中多数有老年人,三层以上均同意加装电梯,二楼两户以影响通风采光,前期未充分征求其想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2021年8月25日,为促进纠纷有效化解,通过典型案例宣传人民调解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广州首次直播加装电梯纠纷的调解全过程。

  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广州海珠区司法局凤阳司法所所长马胜佼是调解员之一,有着10多年的调解经验的他,总结出一套“马师傅调解经”。马胜佼告诉笔者,在调解会上,他先后采用“亮明身份经”“公开法律法规案例经”“联合大调解经”“层层化解经”“分头攻关法”,逐一向当事人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矛盾的化解。

  “低层住户多次提出,前期高层业主没有跟她有过沟通,这是不满的关键因素。”马胜佼说,这一栋楼住户都是多年的邻居关系,目前更多的是沟通问题。他向业主讲述了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民法典中关于业主共同表决事项表决比例的相关条款,建议集体事项应充分协商,尽可能地将民生工程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为进一步增强当事人现场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调解员采用“联合大调解”方式,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普及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共有权的知识,解读了法院关于旧楼加装电梯的有关判决。

  在建立了互信后,调解员就补偿金额,补偿费用支付时间,空调水排水管的安装和费用承担,加装电梯工程的初装费及后续电梯运行费、维护费的承担方式,低层享有与高层同等的电梯使用权利等各项事项逐一达成一致。

  双方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并对工作人员的调解表示衷心的感谢,至此该纠纷顺利化解,这一系列过程全在直播镜头下完成,在直播中普法,在普法中化解矛盾,真正做到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打造智慧调解新样态

  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参与调解

  

  有矛盾,找调解!线下调解+线上观摩方式,实现了矛盾化解、强化人民调解宣传和精准普法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广州司法局以广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打造“一站式”法治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找律师、办公证、求法援、寻鉴定、要调解提供集成服务。

  广州市司法局强化基层调解力量,推进重点领域问题解决,成立3318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包括了143个行业性专业性及其他人民调解委员会,另外还设立了49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同时,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

  数据显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司法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7.7万件,其中排查预防矛盾纠纷1.2万件,调解矛盾纠纷6.5万件,调解成功率98%。

  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打造智慧调解新样态,让群众感受“云端上”的调解。上线“羊城慧调解”,推行“信息化+调解”工作模式,为群众铺设矛盾纠纷解决的“快车道”,实现调解“一键直达”,足不出户便可解纠纷。

  文:何生廷 穗司宣

  制版:杨存海 邓诗君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