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十几栋楼测核酸送物资 他说再累也值得

戴伟军上门为居民服务。
广州发展集团党员
突击队志愿者
戴伟军
时间 10月30日至今
在临时管控区海珠区凤阳街大大小小的巷子中,活跃着一群“大白”。测核酸、送物资、护送人员转移……从白天到黑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广州发展集团第四批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戴伟军就是其中之一。每天穿着防护服爬十几栋楼,已经成为戴伟军的日常。
抗疫手记
报名志愿者时,我已经有了心理预期,知道一定是辛苦的。但当我真正来到管控区投入志愿工作后,才知道工作的辛苦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党员突击队的志愿者,为群众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好,为抗疫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每当爬楼爬得汗流浃背的时候,每当凌晨行走在黑暗的小巷中时,我都能看到希望就在前方。愿我们用凡人微光,照亮一片区域,早日战胜疫情。
因为是临时管控区,志愿者们需要挨家挨户去给居民测核酸、发物资。戴伟军每天要“扫”楼,有时是和医护人员一起为居民做核酸,有时是为群众搬运和派送物资。
每天爬楼协助医护志愿者采样
“测核酸一般是两个人上门,医护志愿者负责采样,我们就负责扫码、核对信息等工作。”凤阳街这里城中村集中,小作坊和小店铺多,人口相对密集。测核酸时,戴伟军和一名医护人员一起,敲开每家的门,然后扫码、核对资料,再由医护人员为居民做核酸。“一栋楼有六七层,十几栋楼爬下来,感觉人都要趴下了。”而且,志愿者们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搬运物资时更累,不但要爬楼,还要扛着重重的物资。“每次都是全身湿透,有时感觉呼吸不上来。”
志愿者们分成两班,早班从早上八九点到晚上七八点,晚班从晚上七八点到凌晨两三点。“我们穿着防护服一工作就是四五个小时,喝水、上厕所都不行,毕竟也要保护好自己。”戴伟军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是早班,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能短暂脱下防护服。
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没有一个志愿者退缩。“辛苦是辛苦,但看到居民的困难得到了解决,听到居民对我们说谢谢,我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戴伟军和同伴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遇到一些有困难的居民,还要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
居民求助 尽力去协调解决
前不久,有一位孕妇向他们反映自己的物资用完了,希望能额外送一些吃的过去。“我们只是负责派送,并不分配物资。但是居民既然向我们求助,我们也是尽力去帮他们。”戴伟军将这位孕妇的困难反映到相关部门,最后帮助她解决了问题。
“在上门测核酸时,遇到一些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会帮助他们输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调出核酸码。遇到有人的身份证丢了,我们就帮他们联系警察。”戴伟军告诉南都记者,有时候,有些居民不理解抗疫工作,志愿者们还要反复解释、安抚。
来到管控区做志愿者已有半个月之久了,面对高强度、大压力的工作,戴伟军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与三岁的女儿视频。“我会跟她讲自己的工作,女儿也知道爸爸帮助了很多人,感觉很开心。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她,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愿意帮助别人的人。”